一九四二  

片名:一九四二(BACK TO 1942) 導演:馮小剛 演員:張國立、張涵予、徐帆、陳道明、《戰地琴人》安卓亞布洛迪(Adrien Brody)、《神秘河流》提姆羅賓斯(Tim Robbins)

 

  我這人也算多愁善感了,經常看影片看到熱淚盈眶,本以為《一九四二》這樣災難的史詩鉅片,肯定又要讓人心酸不已了,然而實際一看,卻沒有太大的感動,怎麼回事呢?

  明明是「費時18年醞釀,9個月籌備,5個月艱難拍攝」,加上「億萬票房名導馮小剛」,及張國立、徐帆、陳道明等知名演員的參與演出,光以這樣拍攝的規模與陣容來看,製作成本完全不遜於國外大片,若這是一部外國人拍的西洋鉅片,早該拿下好幾座奧斯卡獎,成為全世界追捧的必看佳片了。

  奇怪,就是這點奇怪!

  花大錢精心建構的寫實場景、服裝、道具,逼真的戰爭慘況,照理說觀眾應該很容易融入其中,感受到當時戰亂飢荒的淒苦,甚至於要淚流滿面,為悲慘的過往歷史感嘆再三才是啊!

  難道是觀眾我已經變得麻木不仁了?

  或者是我有什麼反中情節,對於中國電影特別感冒?

  NO!會感動人的電影看了就會感動,這跟劇中是哪國人或哪國拍攝的完全無關,何況片中描述的是中華民國的歷史,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,而我也不是片頭莫名其妙提到的邱吉爾。

  唉呀,請恕我愚昧,實在看不懂把邱吉爾感冒列入世界大事是在嘲諷什麼?

  意思是當時世界的目光都擺在國外小事,反而中國河南的飢荒大事沒人知道?

  這句口白顯然是小說原著作者(或書中的「我」)的敘述,所以導演是站作者角度(一個祖先經歷過飢荒的現代人,對於前人往事的追憶)在拍攝的?

  這點實在值得玩味,如果導演是依照作者的立場去描述過往歷史,那麼呈現出來的,應該是小人物親身經歷苦難的一段動人故事,照理來說是這樣的對吧?

  然而隨著劇情的開展,整部影片的觀點已經變成全知的第三人稱觀點,作者的聲音不見了(片尾才又出現),場景一下子跳到政府軍方,一下子跳到傳教的牧師,一下子又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在追蹤飢荒,整體看似客觀而冷靜,完全像是一部歷史大片了。

  畢竟作者身為當事人的後代子孫,是不可能知道當時發生的所有事情。

  所以問題來了,這部影片到底是一部寫實的歷史片?或者是一部小說作者虛構(儘管有部份真實)出來的故事?

  很明顯的,影片的企圖心就是想呈現出一段真實歷史,所以才有那麼多寫實的場景(連重慶的民國街都真實建造出來了!),但故事的拍法與歷史的拍法應該不一樣才是,以小說為本去拍攝的歷史大片,重點應該擺在劇中人的生死經歷,從小人物的觀點去呈現一個大時代,如此才會感動人心嘛,國外的史詩鉅片不都是這樣拍的?

  而這部片的主角是誰?是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沒錯吧?

  觀眾能從老東家身上感受到什麼對於時代的深刻體驗?

  我感覺幾乎薄弱到沒有了,甚至他的演技也平庸到不行 (怎麼搞得?),反而是外國人安卓亞布洛迪飾演的記者,非常突出搶眼,如果一開始就以這個記者的立場來描述戰爭,或許影片會很精彩也說不定,又或者是以片中傳教的牧師為主角,看起來似乎也不賴。

  總之,把一部小說架構的文本當成歷史片在拍,恐怕正是這部影片難以打動人心的重要關鍵,更別說片中有許多不符合真實歷史的爭議了。

  姑且不論導演對那段歷史的認識與立場,純就一部影片來看,如果連導演自己都不能融入片中的時代背景,從劇中民國人的立場思考,觀眾又怎能融入其中?

  所以片中的許多場景,那些大牌演員真的就像在演戲,嘲諷的意味濃厚(有時還讓人覺得好笑?),觀眾我感受到的就是演員在演一個角色,而不是把他(她)當成劇中的那個人物。

  其中我覺得演得最好的是李培基(李雪健飾演)這個角色,後來發現,李雪健果然以本片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,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。

  我想,當有一天中國人的電影可以藝術歸藝術,政治歸政治,跳脫出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,這樣國際化的史詩鉅片才能真正走出中國,讓全世界的觀眾欣賞與感動 (中國何時才能有自己的好萊塢?),而不是花大錢卻只在自己國度裡孤芳自賞,甚至不自覺地(?)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罷了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川長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