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不見的聲音.jpg

 

寂靜的夜裡,輕微的雨聲滴響。
翻出蒙塵許久的CD Player,簡單擦拭著外殼。
這玩意貌似已成了古董,不再是年輕學子渴望擁有的玩物。
插上電源,檢視液晶顯示面板,試著放入一片CD,按下了播放鍵。
還能正常運作吧?有多少年沒有聆聽實體CD了?
隨即那熟悉而親切的轉動聲響起,耳機中傳來了樂音。

 

可能大部分人與我一樣,自從習慣了MP3後,便很少碰觸CD了。
MP3之所以能取代CD,正因它的體積小與數位檔案的攜帶方便,加上現今智慧手機的普及,聆聽音樂變得很隨意、很簡單,不需要額外一台插電的機器。
然而這樣的方便並不是沒有代價的,MP3音質相較於CD原檔,卻是壓縮後的結果,缺少了一段人耳「聽不見的聲音」。
或許發明MP3的人認為,既然我們的耳朵「聽不見」那段聲音,那麼將之從音樂裡剔除,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吧?

 

我找出張雨生的專輯《口是心非》,一邊翻看彩頁內冊,一邊回味著聆聽CD的感受。

 

很久沒有這樣正式與專注欣賞一張專輯了,MP3的便利,悄悄改變了我們的習慣,使得聆聽音樂成了我做雜事的背景音樂,可有可無。

 

CD專輯裡的小冊子,其實也算是書本的一種,裡面除了歌詞文字與歌手劇照之外,常常也會記載了歌曲製作背後的種種故事,或是歌手本身的心情抒發。
所以過去聆聽CD的方式,不正是一種以音樂來引導閱讀的好習慣嗎?
至少讓許多不愛讀課外讀物的年輕學子,能夠有更多接觸文字的機會,不知不覺中進行了「閱讀」的動作。

 

這麼想來,MP3省去了「聽不見的聲音」的結果,無形中竟減少了現代人閱讀書本的機會,這大概是當初MP3發明人始料未及的吧?
(話說,現代沉迷於3C電子產品的年輕學子,到底是有多不喜歡閱讀書本啦?要不試著問問自家或別人家的孩子?)

 

認真聆聽,透過機器的運轉,CD的音質相較於MP3,聽起來似乎多了一種空間的立體感,或許,那段「聽不見的聲音」,正是專輯錄製時,當下存在於空氣的某種波動。
這樣的波動我們人耳聽不出來,然而現實世界裡卻是無所不在。

 

我是這麼想的,正如光與暗,陽與陰,有與無,是與非等等二元對立的一切,向來都是同時存在,缺一不可。
我們看見美麗色彩的同時,一定不能忽略了物體背後的陰影。
如果我們把照片、圖畫中的陰影拿掉,或許色彩依舊明亮美麗,但相對的必定缺少了立體的真實感。
MP3的問題大致如是。
所以有越來越多人不滿意MP3的音質,轉而聆聽以CD轉檔後的無損數位音檔,同樣不需要額外的播放機器。

 

這告訴我們,「聽不見的聲音」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重要,然而我們卻習慣於忽略它,只因為我們聽不見。

 

專輯裡的小冊,隨著CD的沒落,儼然成了另一種那「聽不見的聲音」。比如聽過《口是心非》這張專輯的朋友,卻不一定閱讀過小冊裡張雨生的文字。

 

當然,純粹從音樂作品本身認識創作歌手,本來就是音樂帶給人最直接的感受,這也是為何現今的流行音樂市場,很難再出現像《口是心非》這樣的專輯。
畢竟在商業獲利的考量下,芭樂的歌曲才容易讓人記住。歌曲中「聽不見的聲音」,也就是諸如言外之意、弦外之音等等的一切,沒有絲毫存在的價值。

 

張雨生寫道:
「嚴格說來,『超越』,是我這次做唱片時最先考慮的事情。其次,是『誠實』。至於那些主不主流、另不另類、新不新潮、前不前衛的問題,我不需要也不想要僭越地代媒體界定。......或許,對於聆聽者,我只想證明我完成了我的專輯。不管飛龍在天或是龍歸大海,我盡過全力。」

 

相較於之前的創作專輯《卡拉OK Live‧台北‧我》,《口是心非》少了對現實世界的批判與吶喊,多了情感與音樂層次的探索,沒有像他為張惠妹製作的歌曲那麼討喜,卻有更多「聽不見的聲音」讓人思索回味。
換言之,專輯裡小冊的文字是與歌曲本身同時存在,並相輔相成的,那亦是創作裡的一部分。閱讀小冊的文字,有助於我們進入到歌曲背後的那個世界。

 

那是所有創作者竭盡全力想要到達的世界。

 

不得不說,我們這個現實世界太過競爭與擁擠,「聽不見的聲音」很容易被忽略、省去,於是眾生喧嘩,人人搶著發聲,誰還有空閒心思關注於「聽不見的聲音」?

只有真正懂音樂的,才知道「聽不見的聲音」是多麼的重要,也只有真正致力於創作的,才能安於「聽不見的聲音」,在其中摸索找尋存在的價值與意義。
 

arrow
arrow

    川長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